top of page

人生的真相(你传福音时可能遇到的借口)

  • DG
  • 2023年3月8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引言:



如果问人生中必定面对的最大的事情,那答案必定是死亡。死亡带给人痛苦和惶恐,人人都想避免,但又无可奈何地不得不承认,死亡是百分百肯定会临到人人身上的事实。很多人对死亡都选择了逃避的态度,尽办法让自己不去考虑这问题,或说服自己死亡并不可怕,试图继续正常生活,直到有一天死亡真的临近,才去考虑和面对它。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要面对不容易的今生已经是精疲力竭,那有空间去思想死亡和死亡之后的事情!


所罗门王在传道书7:2-4里面说道,“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智慧人的心在遭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快乐之家。”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看待死亡的态度。圣经提醒人要及早考虑死亡,怀着人生终点的视野去面对目前,以至懂得为死亡和永恒的将来作准备。世界抚慰人不需要为死亡操心,好好活在当下,开心生活,作喜欢的事,直到生命被燃尽。


死亡是人生的粉碎机,临到每一个人,把人今生的一切摧毁。死亡也是人生的平衡器,人人在它面前平等,人两手空空来到世界,也两手空空离开。无论你是谁,在今生有什么成就,在死亡面前都归零,所作的都失去意义。圣经道出死亡残酷的真相,希望人明白生命的虚空和绝望,从而去到生命的主那里,寻求生命的出路和意义。麻醉自己不考虑生命的尽头,不但不能帮助自己逃避死亡,更使自己失去得到神给人真正生命的机会。


由此可见,撒旦必定致力消灭人对死亡和死亡之后的永恒的关注,因此世界充满谎言,欺骗人不需要害怕和操心死亡,也不屑考虑死后的永恒。下面的内容对这些谎言作出讨论,希望让人正视死亡的真相,得到生命的启发和帮助,同时让信徒在传扬福音上有所帮助。


讨论:

  1. 有些人认为,人仅有的是短短的今生,因此不应该为死亡而烦恼,只要好好活在当下,尽情享受,追求满足。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享受生活不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无常人生中发生的许多事,立刻摧毁一个人享受生命的能力。正常生活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上,第一是害怕的东西不会来临,第二是珍贵的东西不会失去。这两个假设非常脆弱,随时不兑现,那时一个人就崩溃,谈何享受人生。好像一个得知家人生病的电话立刻使一个正在享受美食的人失去任何的胃口。

    2. 任何清醒的人都知道,今天可能是最后的一天,想象有一位好朋友邀请你参加派对,告诉你那是他人生最后的聚会,你能够和他一同欢喜快乐去享受吗?

    3. 再者,就算人可以享受生活,享受带给人的满足不但是短暂,而且满足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难达到。这样人就陷入不断追求满足,又不能真正满足,而且越来越难满足,但又欲罢不能的艰苦循环中。所罗门指出这样艰苦循环带给人是对生命的厌烦,以此去逃避死亡的烦恼不是上算。传1:8『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4. *** 试图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去逃避死亡的烦恼必定令人失望!

  2.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关心的是活的过程而不是结局,如果过程活得精彩,有意义和快乐,这已经是值得,死而无憾。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如果你正在春节回家乡的路上,所坐的出租车在离开飞机场还有五公里的地方抛锚,在寒风凛凛的晚上,只能拿着沉重的行李,往飞机场方向奔跑,希望赶上预定的班机,否则就赶不上回家吃团年饭了。最后你筋疲力尽,终于跑到飞机场,但登机已经结束,你会有什么感想?你会说,这没有关系,虽然飞机走了,但你很享受这过程,觉得十分有意义和值得的?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这样回答,反而觉得沮丧,白费努力和失望!

    2. 人生就好像这样赶飞机的过程,死亡就是赶不上飞机的结果。如果赶不上飞机的结果把整个赶飞机的过程失去意义,同样死亡也把无论多么精彩的人生过程失去意义,因为死亡毁掉一个人和这过程所作和所得到的一切。

    3. *** 死亡令人生的过程失去意义,试图以享受精彩的过程去逃避思想死亡的结局是不明智的!

  3. 有些人认为,死亡不值得害怕,重要的是活得对得起良心,死而无憾。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如果把一个记录仪放在你的身上,它能够把你两周里所作,所说,所想的都记录下来,然后可以回放,你会很自在欣赏里面的内容吗?你乐意让别人看吗?答案很明显,没有人会欣赏,也没有人希望别人看到。人违背良心的程度远远超过听从的程度,因此谈何对得起天地良心,问心无愧!

    2. 如果夜阑人静,想起自己所做过的阴暗事情,产生愧疚,那么死亡的大限临近时,回想一生做过的后悔事情,更是使人难受。

    3. 如果死亡不是一切的了结,死后因果最终有报应,那么死亡将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4. *** 活得问心无愧,坦然面对死亡,这不但是不可能的任务,同时失去在死亡来临之前,悔改纠正的机会!

  4. 有些人认为,死亡是人生很正常的事情,生命生生不息,自己的生命借着儿女后裔延续下去。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从近处看,多少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多少家族断绝子孙。有多少人可以确保自己的子孙能够幸福和健康生存延续下去?

    2. 从远处看,按照人类现有的科学知识,人类的生存会因为地球的环境污染,破坏和资源的枯竭而受到威胁。最终人类也会因太阳的衰竭和膨胀而湮灭。

    3. *** 子孙生生不息,后裔延续生命,但死亡终会得胜,何不现在思考死亡的问题?

  5. 有些人认为,人死如灯灭,眼睛闭上,一切都湮灭结束,死亡并不可怕。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很多人看人死如灯灭,生命随之湮灭,以此安慰面对死亡摧残的人。这样真的可以安慰人吗?

    2. 如果真的是人死如灯灭,死亡便使一个人消失得干干净净,与世界毫无关系,这使生命变得毫无意义,生命就是一声叹息!难怪在汶川地震的大灾难后,不少电视节目的主持人都说,那些死难者现在在天堂那里安息,作为对人的安慰!

    3. 如果人死如灯灭真的可以安慰人,为什么面对一个死去至亲的人,都不会以人死如灯灭去安慰对方?为什么也不会以人死如灯灭去安慰快要面对死亡的人呢?

    4. 另外,谁可以肯定闭上眼睛后,生命就湮灭殆尽?如果闭上眼睛后发现是有灵魂和来生,那你就要小心考虑死亡,趁着死亡来临前,做好面对将来的准备。

    5. *** 人死如灯灭的假设不但不能安慰被死亡摧残的生命,更可能令人失去为将来作准备的危险!

  6. 有些人认为,人生轮回,行善自救,这一辈结束,下一辈开始,死亡并不可怕。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怀着这样想法的人相信死亡只是这一辈子的结束,另一辈子的来生将会继续。但谁可以确定这样的轮回是真实呢?

    2. 每一个人都怀着因果报应定律的信念去生活,如果因果报应真的会兑现的话,一个人的来生就必然受一个人之前的善恶所影响。故此就算那些大奸大恶的人,在遭遇厄运时,都联想到是报应的结果。

    3. 一个诚实的人不难察觉,自己常常违背用来衡量别人对错的标准。如果反省一天的言行和思想,恶的比善的都多,而且是多得多,自救无望。好像一个人很反感别人在背后说他是非,但他本身常常爱听八卦的是非,也不时说别人的是非。

    4. 如果因果报应是真的,一辈子轮回下一辈子,罪恶的积累越来越多,报应令一辈子的质量比一辈子更差,恐怕活得生不如死。因此轮回不但不能解决死亡的困扰,更带来更大的悲哀。

    5. *** 轮回因为因果报应和人的罪恶,摧毁自救的途径,带来更大的噩梦,何不思考死亡,寻求真正的出路!

  7. 有些人认为,既然人难逃一死,人生缺乏意义,十分虚空,因此看破红尘,自寻短见。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这是存在主义者对人生的其中一个结论。

    2. 作为人,都希望活着,谁愿意去死?谁不想继续活着?但活着又缺乏意义,陷入一个矛盾当中!

    3. 死亡摧毁生命的意义,同时带来人生的恐惧。人生的出路将会是如何活得有意义,同时不惧死亡的威胁!

    4. *** 死亡既是人生极大的诅咒,但也是极大的恩典,它逼使人寻找生命真正的出路。

  8. 有些人认为,宇宙不是单一的,乃是平行的宇宙,因此这个“我”死去,还有无数的“我”,因此不需要为了死亡而困扰。怀着这样想法的人应当反思:

    1. 这样的理论只是世界里众多欺骗人逃避死亡烦恼的说法的其中一个。

    2. 其实这理论不会解决死亡对一个人的困扰,因为无论有多少个“我”,都不能代替现在这个“我”去面对死亡的摧残!


总结:


当人犯罪和离开神之后,人就处于死亡的威吓和虚空的无奈之中。神特意让人面对这样的处境,为了要人绝望,谦卑到生命的主面前,寻找人生的出路。世界用不同的谎言去蒙蔽人的眼睛,叫人不需要为死亡而操心,可以在神之外找到意义,甚至自我救赎的途径。这令人失去到神面前悔改,得到丰盛生命的机会。


希望上面的讨论给传扬福音的信徒帮助。让我们凭爱心去挑战正在受不需去思考死亡的谎言所影响的人,祈求圣灵打开他们属灵的眼睛,看见死亡的悲哀,人生的虚空,没有意义,从而驱使他们向生命的主寻找出路。


死亡的威吓和虚空的人生提醒的不但是非信徒,也包括信徒。得到永恒生命的信徒不但不需要被死亡的威吓所辖制,来2:15『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他们让死亡成为人生的过滤器,明白有意义的生命是为将来向耶稣交账作准备,同时使用不能保存和朽坏的今生去换取不会失去和朽坏的永恒东西,约6:27『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




 
 
 

Comments


bottom of page